So that's it

I got past it.

– I do not want my name next to yours. End of discussion.

Might be the coolest thing I’ve ever said. Besides, I did feel that way.

So congratulations to myself, I got past it. This is the first piece of good news in the new year, keep counting:)

If you forget me -- Pablo Neruda

I want you to know one thing
You know how this is:
If I look at the crystal moon, at the red branch
of the slow autumn at my window
lf I touch near the fire, the impalpable ash,
or the wrinkled body of the log
Evervthing carrie’s me to you
As if everything that exists
Aromas, light, medals,
Or little boats that sail toward
those isles of yours that wait for me

Well, now,
If little by little
You stop loving me
I shall stop loving you
Little by little.
If suddenly you forget me
Do not look for me
For I shall already have forgotten you
If you think it long and mad
the wind of banners
that passes through my life
And you decide to leave me
at the shore of the heart where I have roots
Remember, that on that day, at that hour,
I shall lift my arms
And my roots will set off
to seek another land

But, if each day, each hour,
You feel that you are destined for me
with implacable sweetness
If each day a flower
climbs up to your lips to seek me
Ah my love, ah my own,
in me all that fire is repeated
In me nothing is extinguished or forgotten
My love feeds on your love, beloved,
And as long as you live
it will be in your arms
without leaving mine.

2016 Resolution

  1. 3P - Positive, Patient, Pleasant
  2. Keep weight around 58kg
  3. Do yoga for flexibility
  4. Finish at least 12 books - 1 per month
  5. 2 publication
  6. Process the residence permit
  7. Keeping an eye on the housing price
  8. Pay attention to other job possibilities
  9. Keep on painting and blogging
  10. Travel

年末,2015

一年比一年过得快似的。印象中小时候总在盼着似乎遥遥无期的期中,期末,放假,开学,现在怎么都来不及回神一整年就过去了。
2015,在Oslo待了整个第一季度,工作上各种说走就走的飞来飞去,也依然没有给我培养出business woman架势。一回北京便赶上延续到六月份的软件培训课程,总得往来于住处与东北四环,每天也是匆匆。六七月印象中是各种告别宴,北京这边办公室陆续离开了好几个从入职以来一直陪伴着的面孔,这其中包括招我进来的头儿阿瑞,他走了我没什么表示,或者说表现漠然,但心里很是郁郁了一阵子。我不喜欢周围环境的突变,可貌似自己又一直活得很动荡。八月份在海边玩耍晒出来的热裤线现在依旧在大腿根部清晰可辨。过了闲散的夏天倒是忙碌了一阵子--去Oslo开会,去深圳开会,交代之前的项目,然后十月份国庆长假之后才终于开始了新项目--貌似这一年的工作量也就积累在那之后了。十一月北京很早就下了雪,妈妈从家过来陪我直到现在。妈妈在的日子里自己总是变得矫情且懒惰,仿佛在过分拼命地试图证明自己依然是个需要依靠的小女生。

这一年我30周岁了,依旧在求索。然而在求索什么,也愈加不明朗。不想对这一年写很详细的review了,除了勾起不愉快情绪再象征性发表一些反省外并没有多大意义,倒是希望它赶紧过完,新一年我要重新开始。

下弦月

今天下班回家路上看见低低地挂着下弦月,仿佛离地特别近,很大,很亮,细细的一线弧。每到下弦月,凡是被我看到,总觉得是不一般的日子。

长期的低油价形势下,前途未卜感很重。无心工作,但也还好,至少有事做,只是偶尔担心下what’s the point。不会主动加班了,每天早早回家来,折腾吃的,看了不少电影。

楚门的世界,一直都听说但从没看过。最近看完不禁想:我们是不是也在楚门的世界里活着?小时候我都瞎琢磨过,我们会不会像无数细菌微粒一样滋生在一颗玻璃珠里,而外面,有巨大巨大的人在观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又或者,我们对于巨人们都微小到看不见,好比整个地球整个星系都是他们那小珠珠里面的一些微粒,他们无心地把玩着我们生活的世界,造成我们海啸或是地震被解释为各种天灾人祸。换念想,我们是不是也如巨人一般举手投足间摧毁了多少细菌生物团。。我想有了时空尺度的概念以后,很多小孩子都思考过类似问题,而那种好奇,都不知何时随着岁月就那么消逝了。

大鱼,Tim Burton说:他说故事,是因为他无法忍受这无趣的地方。爱奇艺电影简介说,你会因为此片想念父亲,从这部电影里我倒没体会到,但却让我想去看看Daniel Wallace的原著Big Fish。最近买了《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看了两章很不错,打算找天周末一个人静静地一口气读完。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可能是我看过的过程最平静,结局却最残忍的讲述二战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战争片。喜欢片中的小男孩,小小年纪,长得真漂亮,演技又真是好。

夏洛特烦恼,同事姑娘强烈推荐。看了,好俗的剧情和梗,可一部剧下来却着实让我眼眶红了好几次。是共鸣么?很难说。但是,有些人有些事,如果再给一次机会可以重来,我会改变方式对待吧。

骑车错过的风景

一个月间,路边护墙上的爬山虎从墨油油的绿色变成艳丽的褐红色,银杏树上的绿色小扇子们已是鲜艳的黄色,一阵冷风吹过,飘飘洒洒漫天一地,很是好看。白桥大街头上的一棵大树叶子黄得最早,现在别的树叶子正红的红着黄的黄着,它原先那大大的黄树冠已经秃得只剩枝杈了,很想知道那是什么树,原先有叶子的时候很好看。
现在租住的房子阳台和卧室窗户都开得大大的,朝西。天好的时候,一睁眼就看见对面反射着阳光的玻璃楼,很温暖明亮。我这楼跟对面那栋楼之间隔着一条铁路,两边有很窄的绿化带但种着很高的大树。树荫里隐约可见一条蜿蜒小道,极偶尔的时候,能看见有背着手踱步的老人。清晨火车轰隆轰隆地驶来再随着声音远去,非常复古的感觉。老式铁道的缘故吧,从这里经过的都是老式笨头笨脑的铁皮火车,红铁皮的,绿铁皮的,还经常有拼出来红绿杂色的。没从这见过白白的流线型的和谐号,猜想和谐号也不会发出这么轰隆轰隆的质感声音。
过去的两年我住在建国门南大街的西侧,现在是东侧,看似很近也都离公司差不多距离,但在这条环路通向长安街的主干道上注定了我的交通方式不得不由公交或者步行换成现在的骑行。以前走回家大约半小时,天气好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走回家。沿着长安街走到建国门,这一段的人行道很宽很干净,来去都是衣着笔挺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让我不自觉也跟着昂首挺胸脚下生风,走得很带劲。到了建国门要过马路走到南大街西侧去,往南走,当街有一处凹进去的空地,种满了各种颜色的晚饭花,晚饭花的花季很长,仿佛能从入春一直开到深秋,喜欢极了那丛花,让我想起老家的院子,曾经那么闲适夏日露天的傍晚。再往前就是通往火车站的路口,总觉得那边很乱,环路立交下总睡着流浪汉,可是,过了那个路口,就又是极好的一段人行道,种着杨树和桑树,夏天掉落紫色的桑葚会让那一段的路面黏糊好些日子。钻过一段铁路桥洞以后,就是明城墙遗址了,被开发成了公园,穿过桥洞出来是公园外围墙,长满了从上垂落的爬山虎类藤植,一年四季都很好看。春夏秋郁郁葱葱绿辫子似的那么从两人高一直挂到路面,到了冬天,叶子掉光的红褐色秃藤也密密麻麻地在阳光里很是耀眼。走过这一段右拐,公园头上有一片空旷的大广场,到了晚上有很亮很亮的广场灯照亮那一片,好几群广场舞团队在那里热闹非凡,还经常有绑着护膝头盔轮滑的小孩子们排着队跟着年轻的小老师学习绕行障碍物。有不分老少组合踢毽子的团伙们,技术高超。广场边的大树荫下,还有一群诡异的团队,总是从四面八方站定面向中心一个什么人或者一棵树(晚上路过总是看不树荫里),齐声拍打浑身各个部位,没有音乐,没有人喊节拍,可他们的拍打声那么齐刷刷的,好像邪教。。走过这个热闹的广场,便是沿着明城墙公园的小道石凳树丛草坪了,晚上遛狗的跑步的溜孩子的,还见过几个组团拉弦弹琴的老者,合作着雪绒花等曲子,听得我入迷,还给录了音,那是去年的中秋,恰好也是一个周末,我独自从东单逛街晃悠回来,圆月下,树丛间,弹琴的老者,驻足欣赏的我。我明确地记着那时的场景,平静的感觉,后来罕有了。沿着公园小道走一阵子就是一个过街天桥,过了桥我便到家了。
现在我住在建国门南大街的另一侧了,沿途紧邻大马路没有绿化带,另一边是臭臭的通惠河,走路上下班不会比以前花更多的时间,但那感觉却是从前的好几倍。走了几天实在是不愿意,买了辆很淑女的小永久,开始了我的骑行生涯。三个多月来,我每天蹬着我的小车,看着大马路对面我熟悉的明城墙公园里的城楼,我熟悉的那道垂着蔓藤的墙,广场边高高矗立着的灯,到了长安街路段在自行车道看着被风吹落一地黄叶的人行道。。我边骑边想,今年我失去了那么多曾经那么enjoy的步行沿途,我是不是再也找不回来那时的感觉了。

建国门
建国门南大街

蒂凡尼的早餐和沈从文

蒂凡尼的早餐--这是一部60年代的著名电影,据说经久不衰,还是女神赫本的代表作。在很多我看过的文章书籍影视剧里都有提到它,一度让我觉得自己没看过这部电影实在是难为情。今天周末找来看了,实话说真是大失所望。首先,曾经只看过经典剧照而不知道剧情时对这部电影的印象是个文艺片,猜想赫本在里面演一个名叫蒂凡尼的姑娘,怎么怎么文艺而与众不同,加之衣着时而graceful时而casual引发时尚潮流。。。我错了,实际剧情就是一个绿茶妹寻幸福的故事,特别绿茶,表现在人物设计把那种对多金男的需求表现得那么理所当然。想到前几年那位著名姑娘说出著名那句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时的理所当然。我对绿茶的理解--她们的需求不是简单的金钱物欲,她们的欲望需要通过男人来实现而不是自我奋斗,并用一种单纯无辜的表象来标榜爱情。近两年绿茶这个概念gets viral,可以理解,因为人人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其次,女神赫本在里面的演技实在是太做作。我只在很小的时候看过央视转播的罗马假日,那时认为是喜剧片。后来网络上各种赫本的剧照文章慈善事迹,我对她的印象很好,她的几个经典look真是能够给人以时尚与美的欣赏启蒙。可终于到看了她这部电影里的表现加之这部电影的经典程度,我只能把那理解为上世纪60年代的时代特征了。这部电影槽点太多,看完就算了了桩心愿,不多说啦~赫本还是女神,时尚女神instead of著名女演员。。。话说打字到这里突然想到,是不是有人猜测李春平的神秘好莱坞女星是赫本来着??
买了一本沈从文小说集,截至昨天就看了一篇边城。今天开始看第二篇,还没有看完。只想感慨下,他的文风跟汪曾祺真像啊!或者说,汪曾祺跟他真像,毕竟沈是汪的老师在先。我从小看着汪曾祺的散文小说长大,很是喜欢他描写事物的那种细腻。一个场景,一个过程,一种事物,经他笔下那么细细描绘出来,我的脑子里便有了非常具体的景象,很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一个除了书本与电视之外很少别的爱好与陪伴的小姑娘来说,实在是有着很大的感性影响。

最近项目上开始忙起来,白天的工作需要多努力一些,这就又trigger了我对自己的奖励机制--工作认真时就需要奖励自己美食与relaxing hour。最近看了很多美剧到很晚,像是回到了前年上一个项目起始。也好也不好,那一年充实归充实可我胖了很多还长了许多痘。。。谁能想到简单如我的生活,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与纠结,哈哈:D

2015年的第一场雪

前天下雪了,北京今年的第一场雪,来得很突然,很猛烈。在28层隔着窗户看雪花飞舞,注视,感叹。对于大自然的一切,我们还是抱着许多崇敬,比如夕阳,比如彩虹,比如暴雨,比如大雪。那天公司部门重组又出了新消息,disturbing的,可又不完全在意料之外。同事们各持己见地讨论着,有的口无遮拦,有的看得出的口是心非,有的让人起疑的泰然自若。。。我是早已接受了这不如意的现实的,却还是好事地跟着搀和议论了,很不应该,因为这并不能让各种状况变好一些。不做无用功--学完中学物理就该掌握的公理。

我办公室里的花花草草长势喜人,一盆以为早就死了的绿萝冒出了一片新叶子和好几颗新芽。去年十厘米左右的虎皮兰今年窜到了快一米,那盆白掌虽然不再有‘白掌’但绿叶还绿着,新芽还冒着。整理了桌面布局把这些花盆布置在我的显示屏周围,够我心情大好了一阵。又要从零开始的新项目确定下来不免又是新一轮的焦头烂额,可比之前的无所事事让我舒服多了,这就别无所求了。好好干吧。

最近的精神生活么,看书并没有在持续,读The Prize还是功利性太强,是抱着熟悉英语阅读和试图让自己更了解石油工业发展史的目的的。其他就是在读短篇散文了,不需要连续性的那种。美剧真是没什么可看的,回过去复习经典,sex and the city。上一次看也是好几年前了,那时幼稚的我只顾追流行看个热闹吧,现在再看,真是各种批判挑剔--这是我变成熟了,还是我只是越来越cynical--对主角们的各种人生选择挑剔。可是,现实中又有谁能保证一辈子只做“对”的事呢?做了错事,小事上我们可能会反省道歉,真上到了原则性问题,我们除了找借口原谅自己又还能怎样呢?从这个意义上看来,这个剧还是不愧为经典了。

最近还看了几部电影,有时回顾经典,也有探索些没看过的新老剧。滚蛋吧肿瘤君看了一大半决定放弃了,真心不喜欢演啥都一个样的白百何;道士下山古里古怪故弄玄虚;重温了布达佩斯大饭店,又新看了个昆汀塔仑提诺的无耻混蛋,同样是古里古怪的剧情,跟道士下山真不是一个境界。陈凯歌,哎。。说什么好呢,从一个无极开始,就把自己往虚了搞,没劲。还不如徐峥,老老实实搞笑,还能业绩累累。但还是批评下港囧,果真是好剧续不了第三部,换主题吧还是。应该还看了几部其他的,现在一时想不起来了,那也算它们平庸,就不提了吧。

秋天是多感善饿的季节

北京的这个时候已经很冷了。今天骑车穿过使馆区,秀水南街的国槐,光华东路的银杏,都已经不那么绿了,估摸着再有两三周它们就会将整条街道变成很艳丽的黄色,好期待。建华路和秀水北街交叉口东北角的那个使馆大院里面,一棵我叫不上名字的歪脖子大树已然是好看的黄叶满冠了,想停留多看几眼拍个照片什么的,跟门口兵弟弟对视了下我决定还是算了。

今天逛了下我最喜欢的Jenny Wang的姐妹店Jenny Lou,发现同样的商品价格并不都一样。但两者的风格我都很喜欢,somehow让我回想起在香港求学的日子。说起来一直是喜欢逛超市的,并不总有很多东西要买,可能是那一排排商品满满的货架极其满足我的安全感。呵呵,记得在学生宿舍和后来在家都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囤食物各种小工具文具也一应俱全,我总是用“安全感”这个概念来回答这类问题。老家的县城好像直到我上了大学才开了第一家大型苏果超市,现在苏果有俩了,还有了个大乐购,农工商也有,世纪联华还是世纪华联的,也有了不止一家。早先我还在家乡上中学的时候,只一个“阳光超市”,我就总爱怂恿我妈去那买东西且必然要求同去。后来在南京上大学,前三年都把我们扔在现在被卖掉了的江北浦口校区,周围广阔的高新区尽是外企大工厂极少店铺,学校对门儿就是可口可乐。当然,学校门口也有个“南天百货”,我跟我的小伙伴总爱去那淘各种小东西,那段时间我屯了不少CD,无一例外都是英文歌曲,尤爱boy bands,我一直是个花痴,现在喜欢大叔了,另说。校园里面还有教育超市简称教超,那些日子里,几乎我们的所有物质需求都可以在教超解决,我们对教超的感情深厚可不止一点半点。举个例子,我跟史叉同学后来结伴去科大读研,科大东区的校内超市叫中科百货,我跟史叉都不约而同管其叫教超,时常跟其他同学提起引起对方不解。这个称谓直到去科大一年后我的离开,两年后史叉的离开,都未能成功改口。说回南大浦口,尽管教超和南天百货的无敌联盟,我们还是有抑制不住的不知道什么欲促使我们会在周末结集几个小伙伴上校门口坐公交浩浩荡荡过长江去到江南的农工商集体囤货。宽敞明亮的农工商物美价廉,联包的方便面整袋的火腿肠都要比教超便宜上那么几毛钱,更别提洗面奶牙膏洗衣粉还有那么多选择。去农工商最喜欢屯的是它自产品牌的除湿剂,三块多一个塑料盒,上面一层是干石灰之类的吸湿剂,把它放宿舍衣柜里,两三个月就能装满下层的水盒,扔掉时满满的成就感。啊,我那三年朝北阴湿的宿舍时光~best years ever!农工商盛产新疆小偷,在那夹住过一个新疆小孩伸在我外套口袋里的手,回过头去那理直气壮的目光让我至今想起来都发怵。本科的最后一年被人性化地放到了本部鼓楼校区,宿舍破旧拥挤但是朝南,我占了个窗口的上铺。整个一年不用上课也不用找工作我也就很不自觉地吃喝玩乐了一年,那时的景象通常是我捧了各种零食亦或是紫燕夫妻肺片拌豆腐坐在我那阳光普照的上铺摆了小桌子对着笔记本边吃边看美剧韩剧。那一年我还把是男人就下一百层下到了二百层,虽然那时还没想着会读博,可冥冥中已经注定了似的。我那时的零食来源,多半是从金润发。金润发是离学校很近的一个大超市,饭后遛弯我们一般要么就去新街口,可新街口略远,于是傍晚的金润发总是充满了遛食儿的闲散学生们--大部分好学生们还是会很有正经事情做的。金润发晚间会处理当天熟食,降价贱卖。有次小不点炒股赚了钱,请我们几个宿舍一起吃好几只烤鸡。记得这事儿不是因为烤鸡,而是感慨,那时的我还无知地像个孩童满足于完成眼前的各种考试后就跟没事儿人一样闲散,同学之中早已有炒股的投资的各种赚外快的为求学去套瓷的去积攒各种组织经历的,甚至最简单去刷GPA的。跳过中科大那一年吧,那一年科大正门口金寨路在修路,感觉哪儿都没去就过来了。在那呆了不到一年,去了香港,香港城大在九龙塘,学校就连在一个Mall里,叫又一城。又一城里有我喜欢的H&M,M&S,Accessories,万宁,奇华饼屋,还有那个我很喜欢很喜欢的超市Taste。Taste是比较高端的超市了,不过货品新鲜,也每天都有不同的折扣商品,去得多了,倒也摸出了买到物美价廉商品的门道。在那里我开始尝试牛油果,海吃橙子芒果,在那里我买过双拼饭火鸡腿,还有好喝的台湾青草小麦芦荟饮,鱼味儿火腿肠,还有各种面包蛋糕大曲奇。。。对Taste的带点感情的印象是,T师兄传授我减压秘诀--推公式推不出来焦虑的时候就到Taste去捏方便面捏巧克力。我虽然从没尝试过,可每次走到它方便面巧克力区就会想起来这茬。。。。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超市经历,我这刹不住的意识流,对超市我可是真爱啊!!囧。以后再续吧,还有北京的,挪威的,好多曾经在我生命的某一阶段出现并满足了我的超市们~

说回最近,这个秋天。开始好好规范自己的工作生活,该干嘛的时候就好好干嘛。工作之余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对于我来说,无非就是健身,看书看剧,写东西,画画儿,last but not least 就是琢磨各种吃了。
找了个精美的本子开始涂涂画画,记录点句子,画一些插画花边儿什么的,让人特别安心。让我同样感到安心的就是cooking,喜欢看关于食物的节目,喜欢买食物,喜欢做食物,喜欢吃各种美食。天凉了,食欲见旺,最近到处琢磨吃的,发现了公司附近一家好吃的面包房并办了卡,公司楼下新开的一家店三明治也做得超美味。至于我自己,煲粥炖肉什么的都时不时就做一顿。比如今天,下图左下角的番茄糯米饭--因为上午去医院拔掉了我最后一颗智齿,到了晚上也不太能吃东西却饿得慌,遂淘糯米放水,加少许盐,大番茄一颗洗净整个放在米上,撒了少许葡萄干(因为我有),电饭煲煮饭档,煮好后把软了的番茄同糯米饭拌匀,再打入一颗鸡蛋拌匀,再盖上盖子闷一会儿盛出,香喷喷好吃极了,比较软糯也不会对我的拔牙创口造成负担😄

这个秋天,让自己开心~

擦皮鞋

上周的北京很是晴好了几天,大风起,开始冷了,我最喜欢的靴子季节❤️

在京东上买了一个懒人鞋擦,是含油性成份的海绵,装在塑料盒子里,拿出来在皮面上简单刷刷刷几下,皮靴立马干净锃亮跟新的一样,好方便。想当初在家,擦皮鞋可都像个仪式一样是个正儿八经的活儿呢。Normally,必须是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爸午睡起来,搬了家里那个可能比我岁数都大的小板凳坐在门口的阳光下,旁边摆了他的鞋具盒子,里面有鞋刷,鞋油,还有软布若干块。老爸是个普通国企上班族,工作上最近这几年随着他退休年龄逼近而愈加清闲随意,可从我记事起,他就从来上班都穿得正儿八经,几十年不懈怠,照我们现在的说法: It’s business casual。家里有我妈给他买的休闲鞋,我给他买的运动鞋,可他都只在傍晚出去散步时才穿那些,只要是上班或者出去聚餐赴宴,他从来都是皮鞋西裤,锃亮的皮鞋,裤缝笔挺的西裤。不知道老爸这样的执着是怎么养成的,无从知晓--观察爷爷奶奶那几个风格迥异的儿女,我无法判断😳 Anyway,擦皮鞋一直以来就是我记忆中老爸的routine活动之一了。其实擦皮鞋的程序很简单,是他干这件事的认真劲儿,会让你觉得这仿佛是个需要特别上心的大事。我也是看过他擦皮鞋太多次,现在也可以提起来头头是道:要先用干的软布擦去浮灰,然后要上鞋油,挤出来在鞋刷上再一点点地均匀擦遍整个鞋面鞋边,最后用另一块软布将上了油的皮鞋打亮。搞笑的是,每次擦皮鞋赶上一家三口都在场的时候,我爸总会一边擦皮鞋一边大声来这么一句:皮鞋擦擦亮,上街找对象。然后就是我不怀好意地咯咯笑,我妈则非常不屑地表示不care。家里这样的routine曾经有很多,偶尔还能想到这么一件两件。

不知道我离家这些年来,这些routine都怎么样了。